当前位置:滚动 > >正文
频频挑衅却一忍再忍,明太祖对越南为什么如此“软弱”?-全球聚看点
2023-05-19 18:16:39    哔哩哔哩

中越关系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,中越两国关系久远、山水相依,历史文化方面有诸多互通。笔者曾撰文详细介绍了明宣宗弃守安南之原因,并附带介绍了明成祖征讨安南并郡县其地的规划。当然了,历史事件的发展具有连续性,永乐、洪熙、宣德三朝对安南态度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而来。

也正是因此,探究明初对安南态度的变迁就显得非常重要。

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,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,在讨平割据政权、北伐大都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中都展现出超越同时代的指挥能力。但在构建与安南关系的过程中,朱元璋的一系列决策却被认为过于软弱,以至让安南愈发狂妄,最终成祖才不得不出兵南下郡县其地。


【资料图】

明太祖一向以杀伐果决、运筹千里而闻名。但面对安南,他的举措是否出现重大失误?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,明太祖所为必然有不足之处;但我们讨论问题又不能忽略历史局限性,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明太祖一些看似“漏洞百出”的决定又是否有着难言之隐?

本篇文章,笔者将详细叙述明初与安南的关系发展,以及朱元璋在安南屡屡挑衅背景下所做出的应对。

【明太祖对安南的态度:异乎寻常的“仁慈”】

自北宋初年脱离中原王朝控制,正式建立独立政权以来,安南国家意识就呈现不断加强的态势。元朝时,元廷一度在安南建立行省,派遣达鲁花赤(地方最高监临长官)进行管辖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元政府派出的达鲁花赤不仅无法深入安南的中枢,反而还屡屡受到安南地方势力的抵抗,最终只能无奈罢置。

明太祖画像

至元末天下大乱,元政府对南方控制力明显减弱。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后,元中央政府北遁,对南方完全失控,更不要说管辖安南了。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前后,朱元璋的吴政权(也就是后来的明朝)开始与安南建立联系,这一时期朱元璋对安南的态度非常值得深究,他的不少决策被后世视为过于软弱,对安南只是一味纵容,致使后者愈发狂妄,为日后成祖出兵埋下了伏笔。

关于吴政权与安南的首次接触,笔者遍查多方史料,并未找到明确记载。但在今年一些学者的研究论文中,笔者了解到越南国内的一些史籍记载了这段历史。

根据《大越史记全书》记载,早在元至正十九年(1359年)正月,朱元璋就遣使前往安南,后安南方面也派出使者来到中国,但并未留下太多的史料记载,少有的文字记录则认为安南遣使只是为了了解朱元璋、陈友谅两股新兴势力的虚实而已。

关于《大越史记全书》的这段记载,真实性一直争论不休。此时距离明朝建立还有近十年,而朱元璋又处于与陈友谅相持的苦战之际,遣使安南似乎看起来有一些摸不着边际。但不管怎么说,朱元璋注重东南亚战略,并早早将其提上规划日程,应当是毫无疑问的。

明朝与安南的首次正式沟通发生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,明太祖在建国不久后即派遣尚宾馆副使刘迪简赍诏往谕安南,因刘氏病逝于南宁,未能成行。但太祖并未放弃与安南的沟通,同年八月,明政府又派出使团,但入越之后的细节缺乏记载。

因国家初立,万事萧条,加之局势不稳,元朝残余势力仍盘踞四方蠢蠢欲动,明太祖主要集中力量扫平国内敌对势力,对东南亚诸国一改元朝的尚武政策,采取怀柔策略。

洪武元年十二月,明朝再遣汉阳知府易济民颁诏于安南,主要阐明明政府对安南的两点重要态度,一是元朝已经被推翻,明朝已然成为了中原正统;二则是新朝不再实行元朝的尚武政策,对四方诸国开始实行怀柔政策。

也正是得益于明朝的政策转变,安南迅速接受了新兴王朝的招纳,而非像元初那般极力抵触,甚至爆发战争。洪武二年(1369年)六月,安南国王派遣使臣少 中大夫同时敏、正大夫段悌、黎安世等入贡明朝,并请求封爵,明太祖对安南的臣服非常满意,不仅亲自接见,甚至还赐诗一首:

“安南际有陈,风俗不元人。衣冠周制度,礼乐宋君臣。”

并赐“文献之邦”四字,更值得注意的是,安南使节的席位首次被安排在朝鲜之上。

之所以给予安南如此优待,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看重对于东南亚的战略规划,另一方面也与一个小细节有关。

据史料记载,朱元璋接见时见安南使臣衣着服饰仍从宋朝,不由大为感慨。太祖在《谕中原檄》明确提到了北伐的核心纲领,就是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”,对于安南“依然中华文明”,太祖自然欣赏。不久后,明廷就册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,赐以驼纽涂金银印。

元顺帝(元惠宗)

洪武三年,明朝在与北元的关键决战中取得大胜,俘虏元顺帝妥灌贴睦尔之孙买的里八剌,明朝在北方局势得到根本性改善。也正是基于此,朱元璋面对南方外交也自信满满,明朝与南海诸藩国的关系在国力不断增强下也得到了巩固,南海诸国无不心甘情愿臣服于明朝。

正是基于南海诸国无不归顺的背景,明太祖得以施展其在东南亚的对外政策。在讨论这一问题时,我们不能单单只考虑明太祖一人,而应该将他身后的谋士团队也纳入考量范围。

宋濂

明太祖常言“予本淮右布衣“,他能够从乱世之中崛起,最终夺取天下,离不开身后一批汉族士大夫精英的辅助,如刘基、宋镰等。也正是因此,明初许多政策的制定离不开传统的华夷观念。

明初朝廷政治集团摒弃了元朝的尚武政策,对外政策趋于务实。明朝政府深知盲目扩大疆土非其所追求的目的,反而会陷入“得其地不足以供赋,得其民不足以供役“的境地。因此,太祖承认周边各国的自治权力,不强调对周边国家的侵扰,而要构建以中国为中心、一个相当稳定的、有等级的、和谐的天下秩序。

朱元璋在《谕中原檄》中表示:

“自古帝王临御天下,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,夷狄居外以奉中国,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。”

基于这种思想,明朝与安南在明初的相处相当融洽。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占城指控安南侵边,明朝旋即派出翰林院编修罗复仁、兵部主事张福等分别赍诏谕安南、占城国王,诏曰:

“念尔两国,自古及今,封疆有定分,不可强而为一,此天意也。况尔等所居之地,相去中国越山隔海,所言侵扰之事,是非一时难知。以朕详之尔彼此世传已久,保土安民,上奉天道,尊事中国,尔前王必有遗训,不待谕而知者。朕为天下主,治乱持危,理所当行。今遣使往观其事,谕以畏天守分之道。如果互执兵端,连年不解,荼毒生民,上帝好生,必非所悦,恐天变于上,人怨于下,其祸不能逃者。二国之君,宜听朕言,各遵其道以安其分,庶几尔及子孙,皆享福于永久,岂不美欤!”

明太祖站在历史的角度上,成功调解了占城与安南两国的纷争,充分彰显了新朝的威严。此后,明朝与安南关系愈发融洽,不久后又遣使颁科举诏于安南,规定安南国士子于本国参加乡试,入明廷参加会试。

在明朝建立的前四年,明太祖构建的对外体系十分成功,周边各国与明政府相处融洽。明太祖对此颇为满意,称:

“朕君临天下,以成正统,于今三年,海外诸国入贡者,安南最先,高丽次,占城又次之,皆能奉表称臣,合于古制,朕甚嘉焉。”

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,明太祖更是宣布了一条重要国策:

“海外蛮夷之国,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,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。古人有言: 地广非久安之计,民劳乃易乱之源。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,杀害夷人,焚其宫室,俘虏男女数千人。得其地不足以供给,得其民不足以使令。徒慕虚名,自弊中土,载诸史册,为后世讥。肤以诸蛮夷小国,阻山越海,僻在一隅,彼不为中国患者,朕决不伐之; 唯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,不可不谨备之耳!”

朱元璋这条国策,既考虑到了安南当时与明朝关系融洽的现实,也结合了历史上惨痛的教训。朱元璋认为,国土过于辽远无法长久安定,让百姓劳苦容易引发混乱。征服四周蛮夷之国“得其地不足以供给,得其民不足以使令”,如果这些国家不会对明朝造成威胁,则决意不去征讨。

可以看出,朱元璋对以安南为代表的周边各国非常优待。但这种好感并未持续太久,安南与明朝的蜜月期仅仅只有三年左右,此后一系列矛盾冲突涌现,明朝与安南的关系开始在波动中受到冲击。

【安南如何一步步挑战明朝底线?】

“蜜月期”的破裂,应当是从洪武三年开始的。

洪武三年(1371年),明朝遵照安南方面的请求,册封陈日熞(越史称陈日礼)为安南国王。但陈日熞即位以后,荒淫暴虐,为祸四方,引起全国上下不满。在此背景下,恭定王陈叔明(越史称陈暊)发动政变,将陈日熞废为昏德公,随后登基称帝,即陈艺宗。

陈叔明(陈艺宗)

陈艺宗虽然尊崇明朝的宗主国地位,但恢复国家意识、增强民族独立的思维非常明显。他即位之初,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,推行了一系列增强民族独立意识的政策,而且重用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意识的外戚黎季孷。

此后,当安南使臣前往明朝进贡,朱元璋惊奇发现安南国王居然变成了陈叔明,而明朝事先居然毫无所知。更让明朝方面愤怒的是,陈叔明并未通过正常渠道向明廷请求册封,而是偷偷将安南国王名称掉换成自己,企图蒙混过关。这一举动自然被明朝的礼部官员发现,安南的擅自作为让明太祖非常不满,他旋即下令将安南使臣驱逐出境,并且不许安南进贡。

明朝随后以出兵为由向安南施压:

“春秋大义,乱臣贼子,在王法所必诛,不以夷夏而有间也。向者安南王陈日煃薨,我国家赐以玺书而立日熞为王,今观所上表章,乃名叔明。询诸使者,日熞为盗所逼,悉自剪屠其羽翼,身亦就毙。此皆尔叔明造计倾之而成篡夺之祸也。揆于大义,必讨无赦。如或更弦改辙,择日熞亲贤,命而立之,几可赎前罪。不然,十万大军,水陆俱进,正名致讨,以昭示四夷,尔其无悔。”

陈日煃

明廷认为,安南混乱之源头均来自陈叔明篡逆,只有重立“日熞亲贤”,才可尽赎前罪。如若不从,明朝必将发兵南下。

明朝的军事威胁或多或少起到了威胁,加之明朝采取外交胁迫,长时间不给陈叔明册封。在此背景下,陈叔明受到不少宗室反对,他的政策也很难推行。无奈之下,陈叔明以年老为由,向明朝请求由弟弟陈煓(越史称陈曔,即陈睿宗)代理国事。

陈睿宗

为了不让明越关系进一步恶化,明太祖仍对安南表示出了宽仁之心,最终同意了陈叔明的禅位请求。不过陈煓即位后,陈叔明虽退居幕后,但仍然掌握着安南的最高权力,这一点明朝同样深知,但为了维持两国关系的相对稳定,并未加以干涉,反倒默认了陈叔明“摄政”的举动。

从陈叔明夺权一事可以看出,明越关系在经过短暂蜜月期后迅速恶化,双方关系并未沿着太祖设定的方向前进。对此,明朝方面虽然有诸多不满,甚至一度放出出兵征讨的威胁。但权衡利弊之下,还是选择以宽仁之心处理,仅仅迫使陈叔明禅让,对于其继续操控国政并未干涉。

自此之后,明太祖逐步调整了明初过于理想化的外交政策。同时,为了尽量稳定两国关系,明太祖也愿意做出进一步退让,他在洪武八年就双方关系做出了进一步规划,摈弃以往凡事通告安南的作法:

“诏书无故不轻往,使彼得以自由。”

面对明太祖的优容,安南国内一些图谋不轨之人并未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。

洪武十年(公元1377年),陈煓死去,其子陈炜继位,是为陈废帝。此时朝政虽然仍掌控在陈叔明之手,但情况较之以往已大有不同:随着日渐老迈,陈叔明对政局的控制愈发吃力,但他却并不信任孙子陈炜,反而将国家倚仗于黎季犛(音[máo])。

洪武二十年(1387年)八月,陈叔明又提拔黎季犛为平章事,并“赐剑一把、旗一只,题曰:文武全才,君臣同德”。此时黎季犛把持国政,借陈叔明之信任欺压主君、排斥异己,以致于“人人皆知其将篡“。

面对危局,陈炜试图做出应对。他密谋在黎季犛篡逆之前解除其实权,谁知计谋外泄,黎季犛大为惊慌,旋即利用陈炜与陈叔明之间的矛盾,劝说陈叔明废除陈炜,改立叔明之子陈颙为帝。陈叔明听信其言,囚禁陈炜。不久后,黎季犛为绝后患,将陈炜杀害。

此时陈叔明已老迈昏聩,不仅无力限制黎季犛的权力增长,甚至面对忠臣良将的苦谏也无动于衷。史料记载,有大臣反复劝谏陈叔明提防陈叔明黎季犛篡位之心,但陈叔明居然将这些密奏送予黎季犛阅览,此后忠臣之士缄口,没有复劝谏者。

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十二月,陈叔明病逝,当时陈顺宗年幼,黎季犛任辅政太师、平章军国重事,号称“忠卫国大王”,甚至曾下令人们称其为“辅政该教皇帝”并且入居宫中。此时黎季犛已经完全掌控安南国政,与实际上的皇帝无甚差别。

面对黎季犛把持朝政,甚至参与废立皇帝一事,明朝方面起初被蒙混过关。直到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,明朝才发现真相,直接断绝了与安南的朝贡关系。此举使黎季犛大为恐慌,安南方面多次派出使臣请求和解,但始终不愿承认错误,而继续以诡词狡辩,因明朝不想将事件扩大化,同意接纳入贡。

面对陈叔明与黎季犛的反复欺骗,明朝虽然也做出了“却其贡“的回应,但终究还是以宽仁待之。明太祖希望用这种态度维持两国相对稳定的关系,谁知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设想。

【黎季犛的野心】

随着黎季犛一步步把持安南朝政,他也开始大刀阔斧推行所谓的“独立政策“。在陈叔明掌权时期,黎季犛作为得力助手推行着一套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,试图摆脱明朝朝贡体制的约束。黎季犛全面控制朝政后,不仅要在体制上与明朝划清界限,更试图打造安南的文化独立。

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四月,黎季犛将《尚书·无逸篇》译成国语(即字喃)以教育陈顺宗;洪武二十九年(1396年)十月,他又以字喃作《诗义并序》,命令女师教授宫中后妃与宫人“序中多出己意,不从朱子集传”。面对明朝的不满,黎季犛虽然畏惧,但始终没有妥协,而是坚定去除着安南身上附着的中原文化气息。

此外,对于明朝的种种指令,黎季犛也多敷衍了事。洪武二十八年明朝征讨龙州叛贼赵宗寿之际,为防叛军进入安南,特派使臣明示,不许安南接纳叛军,并要求安南资助军饷八万石。但黎季犛对于明朝的要求却敷衍了事,最终仅输粮二万石,其余折以金千两、银二万两(金银后来还被明朝退回)。此外,明朝还遣使至安南征求僧人、按摩女、火者,安南对此也是频频搪塞。

【明太祖对安南边界问题与安、占关系的妥协】

明初,明政府着眼于解决国内矛盾,对海外诸国采取宽仁的对待方法。在此背景下,明安关系相对较为稳定。不过好景不长,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安南脱、峒二县侵扰永平等寨,明廷旋即派出使者质问,安南一面承认错误,但一面也不愿彻底低头,反倒污蔑思明府攻其脱、峒、陆、峙诸处。

面对安南生事,明太祖做出了“作奸肆侮,生隙构患,欺诳中国”的评价。同时,宣布退还当年安南进贡的财物,且命令广西地方不得接受日后安南所贡之物。

此时安南国政仍掌握在陈叔明手中,其虽多次违背明朝之意,但面对明朝多次威胁也心有畏惧,不敢过于造次。或许也正是基于此,明政府对于安南的惩罚仍仅限于“却其贡“,始终没有走到征讨的地步。对于此,朱元璋的解释是:

“唯愿民安而已,无强凌弱众暴寡之为,安南新王自当高枕无虑加兵也。”

但明朝对安南的宽待只在陈叔明掌权时期奏效,陈叔明死后,黎季犛全面掌握军政大权,对待明朝态度更加强硬。

洪武二十九年,广西思南府奏报:

“交人以兵攻破永平寨,遂越铜柱二百余里,侵夺思明属地丘温、如敖、庆远、渊、脱等五县,逼民附之,以是五县岁赋皆令土官代输。”

时隔十五年,明安边界纠纷仍然纷纷扰扰,而此时范围更大、波及更广,甚至牵扯到了领土治理问题,这无疑冲击了明朝底线。当年年底,明朝就派出人陈诚、吕让出使安南进行交涉,要求安南将侵犯土地全部归还。

陈诚

让人没有想到的是,面对来势汹汹的明朝使者,安南方面并没有立即服软,反而摆出了一副“据理力争”的姿态。陈诚率众抵达安南后,虽然受到了热烈优待,但谈判始终未上正轨,当时陈诚归咎于翻译没能准确表达他的意见,于是亲自写信给安南国王陈日焜,要求安南迅速归还侵占土地。陈日焜在黎季犛的授意下,对明朝使臣软硬兼施,始终不愿低头。

对于安南敷衍了事的态度,陈诚出示中国图籍,反复申明丘温等地的历史沿革,证明其为明朝思明府的属地,与安南毫无关系。而黎季犛面对铁证仍不思悔改,即便明朝已经隐约提出军事威胁,他仍然摆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,认为所谓的历史沿革均是“荒昧之虚文”,不足取,而思明当地老人所言也全是荒诞。

面对安南方面的一再狡辩,陈诚颇为无奈,只能留下“异日之悔有不可追者矣!”这样苍白的威胁。

陈诚无功而返后,黎季犛为平息明朝怒火,直接上书明朝礼部,希望两国能够和解。但在书中,黎季犛仍无悔过之意,依旧强调明朝出示图籍真实性无法保证,甚至还对思明官员口出狂言,态度傲慢无礼,这种言论放眼整个明安外交史都是绝无仅有的。

明太祖一向以严治国,听闻安南口出不逊后当即召开会议,许多明朝大臣表示安南违抗朝命,建议发大军征讨。令人意外的是,朱元璋对待安南的无力侵犯仍然选择退让:

“蛮夷相争,自古有之。彼恃顽不服,终必取祸,姑待之而已。”

史家对于朱元璋频频妥协的态度颇为不解,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面对安南挑衅,居然只留下了“你等着吧”这样苍白无力的威胁,明显不符合他一向铁腕治国的理念。

【小弟打架,明朝居然拉不住?】

洪武年间,安南与占城的冲突是明朝外交的重要部分。早在前朝,安南与占城的关系就濒临破裂,入明后,安南仍然不断侵扰占城。洪武二年,占城以安南入境侵扰为由向明朝提出抗议,明朝作为宗主国,自然要肩负起协调属国利益的责任。但谁知,明朝此后的一系列调解不但没能彻底解决两国之间的矛盾,反而激化冲突,最终演变为全面战争。

洪武三年是安占关系全面破裂的转折点,这一年,陈叔明废陈日熞自立,陈日熞之母被迫逃亡占城,利用安占之间的矛盾,请求占城出兵助其复国。安占一战,安南遭遇惨败,据史书记载,占城大军攻入安南京师,焚毁其宫殿,虏掠女子玉帛。

陈叔明经次惨败,深以为耻,决定加强军事,振兴国力,伺机向占城复仇。此时,黎季犛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得到陈叔明重视,他加封黎季犛为忠宣国上侯,令其全面参预安南军事。此后,还制定了一系列扩充军备、增加军粮的政策。

在陈叔明励精图治、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,占城也在寻求改变。占城方面深知,单靠两国硬实力难以抗衡安南,遂转变思路,向明朝寻求支援。明太祖不愿轻易参与安占争端,也对安占矛盾所造成的东南亚局势不稳深为不满,遂拒绝了安南的请求,继续实行怀柔政策。

明太祖本意在于调和安占两国关系,竭力避免战争,以此避免倾力打造的东南亚朝贡体系受到影响。然而,安占冲突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明朝预估,明太祖的怀柔政策没有使安南放弃复仇之念,陈叔明与黎季犛依旧积极厉兵秣马,准备攻打占城。

洪武九年,安南国王陈煓亲率十二万大军征讨占城。此役安南前期取得优势,然而陈煓在初期取得小捷后轻敌冒进,执意攻打占城京师,结果惨遭埋伏致使大军溃败,史书记载安南将士阵亡者十之七八,陈煓战死。占城得势后,一鼓作气整顿兵力,再度攻入安南,威胁京师。

陈叔明与黎季犛多年经营毁于一旦,这让占城在东南亚的军事地位提升。与此同时,国君亲征惨死,对于安南上下可谓奇耻大辱。安南派出使者,请求明朝派人前往吊祭,明朝始以畏、压、溺三不吊之礼拒绝。

安南屡屡生事,侵扰他国边境,明太祖对此非常不满,他认为洪武初年苦苦构造的朝贡体系频繁遭到破坏,就是因为安南不服管教、不断生事。因此,朱元璋在洪武十二年派出使者传谕陈叔明指责其持政不端:

“尔叔明自临事以来,国中多故,民数流离……安南与占城纷争,构兵将十年矣,是非彼此,朕所不知。其 怨未消,其仇未解,将如之何?”

在训诫安南的同时,朱元璋也晓谕占城国王阿答阿者,表示自己知道安南行事多有过分,但战争既然已经打完,双方有胜有负,最终只是劳民伤财。如今占城既已出兵直达安南京师,想必大仇得报,不如就此罢手,既可保一方平安、又能震慑安南。如若执意再战,彼此胜负,尚未可知。

可以看出,尽管安占纠缠不断,让明太祖相当不满,但他还是保持了充分的耐心,试图用“微言大义”加以劝导,使双方放下偏见。不过安南与占城对于明太祖的苦心劝解选择了无视,两国表面上有所收敛,实际上仍纷争不断,刀兵相向之事时有。明太祖不愿明朝卷入东南亚属国纷争的漩涡中,对于安占冲突始终作壁上观,仅以“春秋大义”、“天道”之类传统伦理加以调解,最终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。

【结语】

近代许多史家认为朱元璋不喜发展海外关系,原因之一便是他在面对安南挑衅时屡屡退让。终太祖一世,安南五次变更国主,并没有按宗藩关系的规则请封,明朝对此毫无作为,实际上默认了安南不经过明朝允许更换权位。面对安南对明朝的国土侵略,明太祖居然也一反常态选择退让,不仅没有出兵,唯一的惩戒也仅仅是“却其贡”。

直到洪武二十八年,此时的明安关系已经相当严峻,但朱元璋还是毫不犹豫将安南列为了“不征之国”:

“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,僻在一隅,得其地不足以供给,得其民不足以使令。若其不自度量来扰我边,则彼不祥; 彼既不为中国患,而我兴兵轻伐,亦不祥也。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,贪一时战功,无故兴兵,致伤人命,以干天和,此不可。”

明太祖被誉为一代雄主,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狠辣果决,在处理安南问题时却被认为过于柔弱。因此,有的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朱元璋不喜向海外发展,给他扣上了决策失误的帽子。

本篇文章中,笔者详细介绍了明初中国与安南之间的关系。朱元璋立国之初,即遣使与安南建立了宗藩关系。然而,所谓的“蜜月期”只有三四年,随后安南举措愈发狂妄,陈叔明篡位之举惹怒明太祖,日后侵犯明朝领土、挑起安占争端等一系列违举急速破坏着朱元璋对安南的好感。

针对于此,许多大臣纷纷请战,希望朱元璋能够派出大军,一举荡平安南反对势力。然而,一代雄主朱元璋在面对安南问题时始终坚持“怀柔”,不愿大动刀戈,即便安南已经公然侵犯明朝领土,且胡搅蛮缠试图颠覆历史,朱元璋给他们的惩罚也仅仅是“却其贡”,即拒绝接收贡品。此后的安占争端,明太祖更是像一个和事佬一样试图调解,反倒助长了安南的嚣张气焰。

国事之间互有联系,有人仅仅看到了朱元璋在对待安南的政策上“软弱”,却忽略了当时明朝内外所存在的其它隐患。看待历史过于割裂,这才致使对于某些决策深为不解,甚至出现乱扣帽子的荒诞现象。关于朱元璋对待安南政策软弱的原因,笔者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论述,敬请期待。

X 关闭

往期话题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